车之艺术网

舍弗勒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旨在提升汽车工厂生产效率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供应商,集团将人形机器人领域作为未来的增长方向,以应对汽车制造业迫切的效率提升需求。

舍弗勒人形机器人业务总裁David Kehr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人形机器人制造商的强大技术合作伙伴。” 这类机器人因其直立行走、拟人化运动的特点而得名“人形机器人”。

图片来源:舍弗勒

Kehr称,一旦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增加,舍弗勒将利用其制造方面的专业技术扩大这类机器人的生产规模。

当前,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部署那些能够执行人类工作任务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在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长方面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梅赛德斯-奔驰已经启动了一个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试点项目,到2030年,这些机器人可能会与装配线工人一起工作。

包括本田、现代和宝马在内的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对人形机器人进行了测试,让它们来执行繁琐或危险的重复性任务。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2024年4月曾表示,他“猜测”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能够实现工厂作业,但此后尚未披露具体技术进展。

舍弗勒近日在德国汉诺威的一个贸易展览会上展示了其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部件和产品。

展示的产品包括一系列广泛的线性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纵向运动,从而扩大机器人的感知范围。

该公司称:“人形机器人必须具备精确抓握或触摸的能力,因此灵敏且技术领先的传感器是至关重要的部件。”

舍弗勒还展示了用于人形机器人四肢和关节的电动机和电子动力解决方案。

这家德国供应商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全系列关键部件,涵盖旋转减速机、直线执行器等核心传动装置,具体包括应用于机器人关节的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组件。一般来说,人形机器人通常配置25-30个运动关节。

2024年10月,舍弗勒与动力系统专家纬湃科技(Vitesco Technologies)合并,目的是扩充其零部件产品线。

此次合并导致舍弗勒在欧洲削减了4,700个工作岗位,其中包括在德国10个工厂的2,800个岗位,以应对欧洲汽车市场萎缩的局面。

在强化核心零部件业务的同时,舍弗勒集团还携手英伟达、微软及埃森哲等公司,共同展示人工智能仿真技术在其全球生产基地与物流中心的价值。

埃森哲高管Patrick Vollmer对此称:“物理AI技术正在重构工业自动化格局,因为它提供了高效的方法来训练和控制整个自主移动机器人(AMR)、移动自适应机械臂和通用人形机器人集群。”

推荐阅读:

一汽解放:商用车电动化趋势下的智能驾驶思考

精彩开幕 | 2023第三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

中国销量成"定海神针" 捷豹路虎一季度息税前利润8.6%

方程豹及DMO超混越野平台正式发布

小马智行获准在广州开启L4级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行驶测试

入股华为车BU?长安汽车回应网传消息“不属实”

广汽与格林美签约合作,涉及报废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

岚图全新中型SUV内饰谍照曝光 年内发布

电池检测公司炙云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 已打入宁德时代供应链

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欧美大选或减缓电动化速度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