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由长城汽车和盖世汽车联合主办的“长城汽车2023技术研讨会”在河北省保定市圆满召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技术演进与产业布局的关键时期,多域架构和SOA成为行业大势。从自身发展层面考虑,企业必须提升软件和服务的附加价值以增强盈利能力;从行业层面考虑,多层次、定制化的生态协作模式必将成为常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面对以上变局,企业要适时把握窗口期、及时布局技术方案以完成转型升级。长城汽车作为国内汽车制造业的重要代表,深谙技术迭代与理念革新之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次大会特邀请来自零部件供应企业和科技企业的多位行业代表,共同探讨汽车智能化的未来趋势,助力企业顺应时代潮流,突破传统业务模式并完成转型升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办方欢迎致辞——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秉持着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理念,倾力打造高品质、高可靠性的汽车产品,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
长城智能化副总裁吴会肖介绍:“在智能化领域,我们前瞻性的进行了全面布局,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服务、电子电气架构以及云平台等业务领域,从而为整车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智能座舱方面,长城汽车全面布局了“软硬件自主研发+生态共创”;在智能驾驶领域,依托大数据、大模型建立起的汽车智驾平台,涵盖了高中低多种算力方案,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并通过高性价比的方案加速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吴会肖 | 长城智能化副总裁
最后,吴会肖表示,长城汽车希望借此次大会,为大家提供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同时借此机会加深彼此的了解,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行业的变革与挑战,共话新技术趋势,共享新生态环境,共同迈向智能汽车的新时代。
主办方欢迎致辞——盖世汽车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电动化和智能化是两条交叉发展、螺旋上升的路径。”盖世汽车CEO周晓莺坦言,“电动化与智能化相伴相生,共同成长。目前,中国智能电动车在全球市场的占比已经超六成,成为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的主战场。”
周晓莺 | 盖世汽车CEO
周晓莺表示,当前中国车市的快速崛起对汽车产业链上的各位伙伴而言,是难得的时代性窗口。汽车市场不再仅仅是一个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创新试验田,各种新兴的、跨界的技术,各种个性化的用户模式,优质的合作模式得到了深度的挖掘,并得以在中国市场上产品化、规模化、产业化。但究竟谁能脱颖而出,还是离不开那句老话——“打铁还需自生硬”。
整体来看,一方面市场竞争正在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新的产业发展契机不断涌现。周晓莺坦言,今天走进长城汽车,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真正把好的技术带进来,实现观点的碰撞、技术的突破以及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最后,预祝每位参会嘉宾都能收获满满,持续助力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
全球软件定义汽车趋势
从汽车软件发展来看,随着电子电气架构向着集中化方向发展,高性能的计算平台本身就是良好的整合平台,在整合的过程中极大促发了软件行数的增加。据德勤中国汽车科技行业负责人刘宇瑞介绍,目前典型车辆的软件行数在1亿行。到L5级自动驾驶阶段,这个数量将猛增到10亿行。这意味软件对于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刘宇瑞 | 德勤中国汽车科技行业负责人
根据德勤调查,行业人士对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前景、投资热度、营收潜力普遍持乐观态度,但对自研还是合作仍存有分歧。同时,车企软件业务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其中复杂性和成本是公司进入SDV领域的最大障碍。刘宇瑞表示,德勤总结了主机厂在向SDV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八大共性痛点——软件初始投资高、开发周期冗长、协作模式冲突、商业模式传统、监管标准不统一、消费者偏好差异、合作伙伴难觅以及难以实现规模化。围绕上述八大痛点,刘宇瑞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最后刘宇瑞从三个视角,对全球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分享,即
趋势一重新评估差异化能力和核心控制点。
趋势二开发模式从全栈自研到生态共建。
趋势三拥抱敏捷,转向以软件为驱动的组织。
智能网联未来商业化趋势分析
从智能座舱市场发展来看,2023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的屏幕显示仍停留在在7-8英寸的硬件配置,而中国智能座舱屏幕的主流配置已经上升到9-11英寸,这主要源自中国消费者对智能技术搭载的偏好以及座舱生态的不断丰富。
标普全球汽车,汽车供应链与汽车技术预测,车联网首席分析师李凡妮认为,未来中国市场13-16英寸的大屏中控将快速增长,同时液晶仪表、HUD等的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升。而随着新技术在智能汽车上的不断应用,智能座舱的功能发展日益丰富。这对高算力芯片、高通信带宽以及AI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契机。
李凡妮 | 标普全球汽车,汽车供应链与汽车技术预测,车联网首席分析师
围绕空中升级带来的汽车行业变革,李凡妮通过具体的案例分享为与会嘉宾提供了新的思考——空中升级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必要基础能力之一,不仅是软件故障修复,空中升级还将不断优化整车功能、改善人机交互、新增功能应用、改变车辆性能以及整车全生命周期价值。
而针对智能网联的商业模式探索,李凡妮聚焦功能付费与车联网服务展开了分享,她表示智能网联将迎来新的商业机会,软件以及服务营收将提升整体利润。
车规级操作系统——域控制器功能安全的基石
QNX提供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基础软件,发展至今已有43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对功能安全与网络信息安全有要求的领域,比如座舱、自动驾驶、高性能计算平台等。黑莓QNX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董渊文表示,汽车电子的变化日新月异,从硬件使能汽车到软件使能汽车再到软件定义汽车,软件定义汽车有两大前提——标准化硬件的大规模应用以及标准化软件的大规模应用。
董渊文 | 黑莓QNX大中华区首席代表
董渊文认为,汽车更像是一堆电脑组成的系统。其中,车规级操作系统不仅是软件驱动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也是域控制器功能安全的基石。针对每个三域控制器平台,黑莓QNX都提供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基础软件方案。目前,黑莓的基础软件已在空间隔离、时域隔离、消息通行机制、网络信息安全四个层面满足功能安全要求。
AI融合感知芯片发展趋势
2023年1月-11月,我国车辆销售达2693.8万辆,同比增长10.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30.4万辆,同比增长36.7%,市占率达30.8%。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在中国车市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相关的技术发展也在快速跟进,据安霸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市场开发副总裁陈永江介绍,自动驾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城市NOA、高速领航等的落地,记忆泊车、代客泊车、AEB等在行业的讨论热度不减等,终极目标是实现舱驾融合。
陈永江 | 安霸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市场开发副总裁
陈永江表示,围绕上述新技术的发展,从芯片角度而言,需要提供成熟的、完整的产品方案,安霸半导体基于自身产品经验和市面主流的芯片产品进行了分析。从功能和成本两方面考量,提出了“安霸AI SOC方案”,助力行业提升配置率,赋能消费者安全用车。
Mobileye Super Vision™ — 往消费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桥梁
Mobileye提供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出行服务解决方案,为行业领先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注入动能。凭借前沿的自动驾驶和驾驶辅助技术,Mobileye引领着出行服务的创新与变革,并拥有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定位技术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迄今为止,EyeQ 芯片出货量超1.5亿片,服务于超50家全球主流汽车制造商的800多款车型。
Mobileye 中国区业务拓展负责人陈允香表示,Mobileye SuperVision™是纯视觉打造的高阶ADAS解决方案,可实现可脱手/注视前方的驾驶,以其领先的性能深受汽车制造商的信赖和最终用户的好评。采用Mobileye SuperVision作为基线和桥梁,结合Mobileye独特的真正冗余技术和理念,可以逐步引入安全、实用,面向消费者的可脱眼系统- Mobileye Chauffeur™ 。
陈允香 | Mobileye 中国区业务拓展负责人
智能汽车时代如何构建可信软件
智能汽车时代,软件安全面临从多独立域到跨域融合的挑战;面临着拼算力更拼软件的挑战;还面临着硬件预埋与软件选装的挑战。新思科技高级安全架构师肖率武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时代,一辆汽车上运行着上亿甚至数亿行的软件代码,而从安全角度看,汽车的攻击面也在同样与日俱增,因软件导致的汽车安全事件也层出不穷。软件风险即车辆风险,安全攻击对汽车行业造成的影响巨大!一旦成为汽车网络攻击活动的受害者,汽车制造企业会在多个方面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肖率武 | 新思科技 高级安全架构师
在智能汽车时代软件安全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来构建智能汽车可信软件,保障第三方及自研代码安全?肖率武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主题分享,并结合实践案例帮助与会嘉宾更好的理解构建可信软件的有效措施。
至此,上午场的主论坛议程圆满结束。下午场设置了“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两个分论坛,分论坛各邀请6为行业专家围绕智舱与智驾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实践展开了详实的分享,同时各设置讨论环节,为与会嘉宾提供观点交流与智慧碰撞的平台。
分论坛1——智能座舱
汽车座舱正由传统驾驶舱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近九成的国内用户在购车时将智能座舱配置纳入考虑,同时超过六成的用户对座舱内的功能有付费意愿。围绕智能座舱的交互感、体验感、创新化,来自供应链产业的各位嘉宾各抒己见。
如何让面向未来的数字座舱HMI开发变得更加简单,让设计师和开发者更轻松?Qt Group-商务拓展总监高森以《Qt 6——快捷智能地打造下一代座舱HMI》为主题,基于Qt Group在梅赛德斯和通用汽车软件定义汽车战略项目中的经验,讨论Qt 6在可扩展性、开发者体验、图形功能和安全特性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智能座舱还将为用户提供哪些创新性的体验?围绕《智能座舱体验创新》话题,普华永道汽车行业创新业务总监唐勋博结合具体的案例与数据进行了系统介绍。
元宇宙时代对人机交互的功能与性能提出了更多必需要求,现有人机交互实现方式,不能完全匹配数字时代生活商业需要。无介质全息技术作为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在未来具有优先发展、优先布局的优势。像航(上海)科技有限公司CTO陶醉以《无介质全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为题,围绕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像航科技的企业优势与第四代人机交互无介质全息技术展开了分享。
所谓车机互融,即通过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硬件和智能汽车在软硬服层面的深入融合,通过服务跨端无缝流转,使用户享受到连续体验。OPPO高级技术战略规划经理 ICCOA联盟创新工作组组长张莉聚焦《双向奔赴 共创车机互融新生态》话题,从车机互融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车机互融以及OPPO智行的实践展开了分享。
随着场景的多样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开始畅享场景化和生态化方向持续迭代。虚幻引擎汽车行业负责人庄华祥以《UNREAL ENGINE -打造次时代智能座舱生态新体验》为题,对虚幻引擎的实践案例和HMI解决方案进行了分享。
为什么中国的汽车内饰与欧洲不同?智能座舱在欧洲和中国市场分别有哪些发展和创新?Screens,司轲瑞(上海)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区商务副总裁杨艳强进行了《Smart cockpits Developments and Innovation in the European and Chinese Market》主题分享。
未来,座舱智能化的创新方向在何方?智能座舱还将面临哪些技术挑战?如何将车载娱乐技术和社交媒体功能完美结?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用户体验、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硬件预埋和软件平台化是否会对用户定制化需求产生阻碍?在AI芯片与大模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如何平衡性能与功耗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高昂的研发成本以及技术门槛等问题?车企如何在与供应商的共同奋进中保有自我的灵魂?围绕上述热点问题,与会嘉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分论坛2——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能够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排放,符合未来交通出行的趋势,目前已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传统燃油车的逐步淘汰,汽车行业正经历着转型升级的过程,智能驾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支持,将持续提高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用户体验,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
在汽车“新四化”背景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也面临着新的变革。昆易电子集群测试事业部总经理白日光围绕《基于集群的汽车软件测试》主题,从汽车软件测试挑战切入,对集群测试技术方案、集群测试客户价值以及昆易在此方面的具体优势战略进行了系统阐述。
传统毫米波雷达面临着静止车、高架桥、急刹车三大痛点场景。北京木牛领航科技有限公司技术VP姜伟聚焦为什么需要4D成像雷达?4D成像雷达价值场景分析以及木牛科技的产品优势进行了《4D成像雷达加速L2+量产落地》主题分享。
2023年,高阶产品渗透率约3%。工信部已放开L3,未来核心增量市场将聚焦高阶产品,NOA将实现规模化覆盖、轻地图使NOA全场景成为可能、BEV重构底层技术,BEV+Transformer是技术入场券。聚焦智能驾驶市场最新趋势、青云BEV架构,全面刷新智驾产品体验以及智加科技MAXIPILOT®2.0等方面,智驾科技MAXIEYE创始人兼CEO周圣砚进行了《MAXIPILOT®2.0:高速进化的BEV智驾新物种》主题演讲。
之行无界联合创始人,软硬件架构师,risc-v专家詹荣开表示,大模型时代的核军备竟赛已经开启,同时大模型AGI计算对算力与内存需求呈现出爆炸性增长。聚焦《大模型时代的AGI计算芯片架构》,詹荣开进行了话题分享。
围绕《ORANGEBOX——网联域控制器开发平台》,恩智浦半导体市场总监翟骁曙从海量网联应用在汽车上的部署与面临的新挑战、网联域控制器与应对挑战的解决方案、OrangeBox开发平台以及NXP完整解决方案四个反面进行了分享。
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手机直连卫星”为特征的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已成为5G演进和6G的重要技术发展趋势。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系统研究高级技术专家康绍莉围绕《6G与卫星通信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在介绍5G体制兼容的卫星通信以及星地6G系统融合的基础上,探讨6G与卫星通信如何在汽车领域更广泛应用,让未来出行更加安全可靠、生活更精彩。
大会最后,围绕智能驾驶发展的热点技术话题——如何实现低成本的多感知技术路线?6G与卫星通信技术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何?V2X的技术进展及海外发展趋势怎样?以及智能驾驶的合规性问题——海内外在法规和标准上有哪些区别?人机共驾想要尽快实现完全上路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发展中如何打消驾乘者的顾虑和不信任感?如何解决硬件平台化与芯片的快速迭代矛盾?与会嘉宾讨论热烈,为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积极贡献行业智慧与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
小智一周要闻丨星纪魅族完成20亿元融资;传知行科技即将赴港IPO
专题推荐: